主页 > 新闻 > 协会动态 > 政策动态 > 正文
化肥农业和农村生态循环退进,肥料新型研发和

         这些年,农业和农村生态循环退步,除了水土流失、土地改造损害、农业生不合格物补充、自然灾害频繁之外,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导致土壤污染相当严重。   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检测到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大半的地区氮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千克/公顷。与过量施肥伴生的就是盲目施肥、滥施肥,导致化肥利用率低。中国化肥利用率只有30%,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40%以上的水平。河南省农业厅一项调查表明,该省每年施用的300多万吨化肥中,只有1/3被农作物吸收。   大部分化肥流失造成了环境污染。农科院在北方5个省20个县集约化蔬菜种植区的调查显示,在800多个调查点中,50%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因过量用氮而超标。该院预测,至2015年,中国除江西、山西之外的中部和东南部省份,均将因为过量用氮而成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潜在高风险区。    
       
           

         使用化肥是为了更好农作物产量。粮食需要增产,必须吸收足够的营养。垃圾粪便不足够补充平且垃圾没有化肥方便增长效率快,所以都用必须用化肥补充外来养份,化肥是最直接的补充方式。如果减少化肥使用,中国粮食减产,对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造成威胁。   农药的滥用程度也到了临界点。据统计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污染、粮作物也造成损害。   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农作方式需求充分使用养料,广开扩多耕,造成土壤潜在的养分过度释放,土壤的营养缺少营养。农民会施加更多的肥料,喷洒更多的农药防虫,形成不良的循环。   并且经济越发达,污染越严重,南方比北方严重。调查明确,我国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   新型化肥成未来政策着力点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增进,新型肥料正慢慢成为肥料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国内迎来全面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有望改善土壤污染、发展可持续发展新型农业。   新型肥料是有别于传统常规的肥料,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有这样的趋势,新型科技肥料受到农业从业人员的称赞和欢迎,在农业发展优势。   带来党的政策好,发展局势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经将新型环保肥料发展列入农业领域优先主题,预计相关部门将持续对该领域重点关注,促使环境友好型化肥在我国全面发展。   在此,随着
国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以及对现代化高效低能耗农业的要求,使得新型化肥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其他肥料市场分析调查报告》指出,新型化肥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它已经不再是一种产品的简单使用,而是开始改变中国农业的生产模式,其高效化、长效化、复合化的优点将支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化肥中国式道路正在开启,在我国家开展经济建设,农业富平。   在2012年7月27日-29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曾深入研讨了中国新型肥料发展的若干问题。伴随种植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肥料研制将从只注重养分含量转为关注养分、配比和助剂的协调发展。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认为,含腐植酸的新型肥料应用前征广泛。
    


        经过党的发展政策,所以,依靠技术加强新型肥料的研发与推广,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低环境风险的重要途径。增加发展开发建设,农业生态循环保健,人们有个良好生作物生长。
 


分享到: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