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地方 > 各地 > 正文
谢抢两岸政策发言权 绿营普遍低调

  谢长廷赴大陆进行“开展之旅”,绿营内部普遍低调,不太愿意评论。党主席苏贞昌日前选在距离厦门仅5公里的金门,刻意提到对中国大陆的政策是“我们握紧的拳头松开了”,强烈传达与谢较劲的意味。绿营内部不愿公开肯定谢长廷率先访陆,一部份是担忧深绿选民跳脚;另方面则是“谢系”抓到了两岸政策发言权,心里五味杂陈。

  香港中评社刊发分析文章指出,,谢长廷访问大陆行程,今天抵达政治敏感度高的北京,曾从事两岸交流工作的率营人士私下指出,谢出发前太高调,但此行实际作用,并非如谢所想像,政治意涵大于两岸沟通的作用,如果谢有心要突破民进党与中国大陆的差异性,应是低调到大陆去,才能真正沟通。

  这名绿营人士分析,在谢长廷之前,高雄市长陈菊曾因为世界运动会到大陆去推销,当时是北京市长郭金龙亲自接待,谢此行到北京接待的层级可能连一半都没有。此行的形式对谢不见得是加分,谢应该去大陆访问,但应该多一点安排,避免不对等。

  前民进党中常委郑宝清5日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身分访问大陆,“这是好现象”,不去了解,怎知会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东西,他还以种植竹子来比喻两岸关系,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好好培养。

  历任两届民进党“立委”、台盐董事长的郑宝清,目前担任台湾基隆崇右技术学院副校长暨创新创业经营系主任,对于文化创新有特别见解。

  他以竹子埋入土壤为例,前面4年埋在土中,表面看起来没有动静,但只要有机会就会冒出头,每90天就会长高20公尺。

  郑宝清说,他最想告诉台湾与大陆的是,不能光看“90天长高20公尺”的现象,要知道,前面还有四年是埋在土里,需要时间培养,谢长廷个人参访大陆是好现象,不去了解,怎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东西?双方不去谈互相交流,怎可能了解对方的主张与意识,最重要是,怎样表达台湾人立场。

  因此他坚决反对,外界给谢长廷套帽子,去大陆被说成“朝贡”或“摸头”,什么叫做“朝贡”?什么叫做“摸头”?大陆官员来台湾又代表什么意义?呼吁不需要情绪性的语言,毕竟台湾要好好面对邻居,这位住在旁边的邻居,虽然同文同种,但长期分离两地,是需要双方沟通。

  他认为,谢长廷登陆,会让国民党以外的民进党,直接面对大陆,可以代表台湾人心声,与大陆交流沟通,对台湾发展与两岸发展是有利。

  他指出,两岸经过分离分治,思考模式是不一样,不同文化的差异,是创新文化的基础,两岸谈文化交流就是谈差异化,要尊重差异,才能真正创造新的东西。

  至于谢长廷访大陆,必然会给民进党新的想法与看法,郑宝清认为,虽然他自己没参与决策,但以谢长廷担任中常委的身分来看,必然适时会与苏贞昌主席取得一定的沟通与联系,未来有关两岸议题,民进党中央是需要及早做因应,要有更充分的准备,两岸交流的时代已经来临,是不可能加以抵挡。

  台学者郑端耀:谢长廷登陆意义大 效益有待验证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端耀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谢长廷这次以个人身分访问中国大陆,对绿营而言,确实会造成一些突破的效应,但意义虽大,效益却有待验证,特别是他曾提出的“宪法一中”,在绿营内没形成共识前,不会获得内部主流的共呜。

  郑端耀表示,谢长廷提的“宪法一中”曲高和寡,已经提出多年,一直被绿营挤压,连谢自己都愈来愈少提;因为“宪法一中”的概念与国民党“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很像,都有“一中”,民进党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面对、解决“一中”的问题。


分享到:
  政策动态